国礼与文化国代表爱国如家,礼代表礼仪之邦,礼重于情,礼贵于心。在国家的外交上,重要外国友人来访时,通过茶叙、宴请、惠赠礼品。人情往来,我们从以礼相待的礼数中缔结人情,体味到友好往来的欢乐与分享。 礼是发自内心的敬意礼起源之本意为敬神,而后演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对己尊重和敬意,中国礼文化中所推崇的"尊老、敬长、尊师、自谦"就是表达敬意的原则。 礼是国家典制的名片在中国文化中,制定符合道德理性的国家制度属于“制度礼乐”,成为社会贤达的共识。这些“礼”都作为华夏文明中文化的传承与发扬,揉汇国粹之精华,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。 《礼记》上说:“礼尚往来,来而不往,非礼也。”所以“礼” 可以是礼品、礼物,也可以是一种礼节、礼貌,还可以是表达自己内心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。礼尚往来所崇尚的是彼此有礼,使“礼”成为国与国、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的强大纽带。 礼之起源礼始于夏商周,从祭祀之品,变成相互馈赠礼品,逐渐形成以礼相待、礼贤下士的“礼文化”体系,“礼” 开始涵盖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节或规矩,成为每一个人,为人处世、融入社会所必不缺少的社交形式。 礼之变迁盛世繁荣的唐朝,开明大度的社会风气,领先世界的文明成果,唐王朝引来四野八荒朝贺的目光。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和大国邦交名片的三大代表丝绸、瓷器、茶叶,就成为了唐王朝回赠的[来自东方的礼物],经由各国使节、商人带往海外。这些凝结了中华千年的灿烂文明之礼,见证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和沟通世界的桥梁,展现了中国的社交之法、待客之道。 礼之典范离开了礼来谈中华文明,则无从谈起。中国之外,全世界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色彩如此鲜明的原生态文明。在中国,人们想对一个人好,一是请他吃饭,二就是馈赠礼物。 礼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,从最初的制度,到物品,再到文化的核心,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。而在这时间长河中,我们又可窥见,一件可以称之为贵礼的物品,必然贯穿历史长河,赋予着每个时代不同文化、艺术和意义。 |